查看原文
其他

中西方谚语趣味小异同

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-08-17
来自专辑
语言学随笔

谚语、俗语往往能使表达栩栩如生,对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如此。这些俗语的形成,总是跟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,从下面这些英汉俗语对照中,就可见一斑……

01


汉语:牛饮

英语:drink like a fish(像鱼一样喝水)


汉语: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
英语:Go to the sea, if you would fish well.(如果你想钓得好,就得去大海)


汉语:班门弄斧

英语:teach fish to swim(教鱼游泳)


汉语:天下乌鸦一般黑

英语:no choice amongst stinking fish.(臭鱼之中,没有选择)


汉语:喧宾夺主

英语:The sauce is better than the fish.(调味汁比鱼还好)


汉语:一根绳上的蚂蚱

英语:in the same boat(在同一条小船上,比喻处于相同的倒霉境地)


汉语:挂羊头卖狗肉

英语:sail under false colors(挂着假冒的船旗航行)


汉语:竹篮打水/水中捞月

英语:fish in the air(空中钓鱼)


汉语:肥水不流外人田

英语:Give your own fish-guts to your own sea-maws.(把你的鱼内脏放在自己的嘴里)


汉语:天涯何处无芳草

英语:plenty of other fish in the sea(海里还有很多其他的鱼)


汉语:毫无头绪

英语:all at sea(在海里)


汉语:进退维谷

英语: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(在魔鬼和深海之间)


汉语:拆自己的台

英语:cry stinking fish(卖臭鱼)


汉语:一碗水端不平

英语:make fish 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(一个鱼,一个肉)


汉语:不伦不类

英语:neither fish nor flesh(不鱼不肉)


汉语:一码归一码

英语:another kettle of fish(另一碟鱼)


02

中国作为一个几千年的农耕大国,像牛、水田、黄土、芝麻谷子,在俗语里随处可见。中国盛产竹子,与竹子相关的成语也非常之多,除了上面提到的“竹篮打水”,还有像“胸有成竹、势如破竹、雨后春笋、罄竹难书”等等。中国每个地区还有各自的俗语,也能体现各地的农耕文化。


英语中则有为数不少带有fish、sea的俗语,这是因为说英语的人的祖先原本就活动在欧洲北海岸一带,渔业发达,用鱼、海、船来做喻体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当然英语里也有很多以陆地动物做喻体的俗语,像“wild goose chase(追逐野鹅)”,意为徒劳的追寻,跟汉语里的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”倒有几分不谋而合。


中国有很多俗语来源于戏剧,除了上面提到的“拆台”,还有“一板一眼、粉墨登场、叫板”等。其实英语里也有很多俗语来自于戏剧,如“Hamlet without the prince(意为没有主角的演出,源于《哈姆雷特》)”,“the be all and end all(意为首要目标,源于《麦克白》)”……等等。


中国人看不懂一篇文章的时候,喜欢说“这是天书”,英语里则说“It's Greek to me!(这对我来说是希腊语!)”;而法语则说“C'est du chinois!(这简直是汉语!)”充分表现了每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(果然汉语是最难的吗)。


03

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俗语,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:它们的字面意义或语源意义一般不起作用,由比喻、借代等方法引申出的抽象性的虚指或泛指义才是它们的实际意义。


英语重形合,汉语重意合。英民族重理性,重视逻辑思维;汉民族重悟性,注重辩证思维。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: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分析型的,侧重理性与推理;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综合型的,侧重感性与归纳。由此而论,汉语能“随物赋形”,重“意合”而轻“形合”,它更接近人的心灵体验而非理性思维。

相关阅读

古代汉语的兄弟竟然是英语?

“剑”“箭”一个读音,古人打仗怎么办?

难统一的“世界语”

最简单的十门外语,你喜欢哪个?

查看更多,请点击主页菜单“语言学概论”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